文/心羽
大約民國55年以前,當時台灣經濟還沒有起飛,除了少數達官顯貴,大家生活都很艱苦。不必政府推動垃圾減量,垃圾量很少,主要是沒有塑膠製品,凡是可重覆使用的東西,都不會被輕易丟棄,連廚餘都有人來家收。
舊報紙和空瓶罐可以賣給「酒矸」1斤賣幾毛錢,空罐頭還可換1支麥芽糖;零錢是外快,到巷口雜貨店買「鹹酸甜」和糖球,當時5毛錢可以買一套燒餅油條,大部分人的月薪,不到新台幣1000元。電風扇是每家必備的電器商品;當時電視機還不普遍,電視台也很少,廣播節目很受歡迎。
「動員勘亂」時期的台灣,使用真空管的收音機是被嚴格管制的,在「保密防諜」的年代,政府怕被有心人改裝成「發報機」;為了增加稅收,腳踏車和收音機是要課稅的;除了軍車外,每輛民用汽車的車牌,前面都有一個「動」字,表示台灣萬一發生戰事,這些車輛政府都可以任意調度。
在那生活簡約的年代,一般家庭的貧富差距並不大,吃飽穿暖已心滿意足;人們見面第一句話是「吃飯了沒有」「呷飽未」?衣服有補釘很平常,老大穿過的舊制服,通常會留給弟妹穿,買外套會買大1到2號,這樣可穿三年;除非私立小學,一般國民小學幾乎沒人用名牌。如果那一家有人跑船,或是有親人在國外,帶回新鮮玩意到學校,立刻成為同學們羨慕的對象。
到市場買菜(那年代還沒有超級市場),蔬菜用一根草繩捆綁;買猪肉或牛肉,老闆用一張荷葉包起來,再以細草繩綁住方便手拎;鮮魚是用細草繩穿過魚鰓拴著;綠豆砂糖或雜糧,用土灰色的厚紙袋盛裝;買花生油或麻油,顧客自己帶空瓶罐到雜貨店「打油」;米則是講好價格數量,米店派人用布袋送到家,倒入米缸內;有些顧客米錢以記帳賖欠,月底再一併結清…
那時沒有紙尿褲,一般家庭小孩生的比較多,全棉的舊被單或床單,是最好的尿布材料,要準備很多尿布,尿濕了就換。冬季陰雨綿綿,碰上下雨天可麻煩了,台北盆地很潮濕,那時沒有烘乾機,有人用煤球爐的餘温,架著竹籃把尿布烘烤乾;有人則以熨斗燙乾,不過這種方法小孩很容易生病,因為剛燙好看起來好像是乾的,其實濕氣仍在,肚子著涼,很容易拉肚子或感冒。
十多年前台北市尚未實施垃圾分類,有一次上會話課,討論的主題是「資源回收」,我提到以前的生活,舉出幾個例子,每家幾乎沒有什麼垃圾。那位年輕的加拿大籍老師,聽著睜大眼睛,表示佩服極了;他問:「現在為什麼不這麼做」?生活形態早已改變,我反問他:「有可能嗎」?
近年環保意識抬頭,重新推動「簡約生活」的概念,這種事對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並不陌生,我們經歷過物資缺乏的生活。如今年輕人的「價值觀」被扭曲了,炫耀身分追求名牌,誇大物質生活的享受…無論台灣或大陸,富二代多崇尚奢華生活,在媒體推波助瀾下,已成為一種新的時尚趨勢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