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

兩岸文創研討會來囉

兩岸中華文化創意產業之培育與發展研討會



活動時間:2011年01月19日(星期三)09:30~16:30
活動地點:台灣實踐大學 國際會議中心 (N棟B2)

時間 議程 出席來賓及主題

09:15~09:30 大會報到 N棟B2

09:30~10:00 開幕式 主 持 人:謝宗興(實踐大學校長)

貴賓致詞:林澄枝(文化總會副會長)、謝孟雄(實踐大學董事長)、韓 生 (上海戲劇學院院長)

10:10~10:40 專題演講 主題:從廿世紀美國夢,到廿一世紀中國夢 :

兩岸如何系統性發展現代中華思想文化創意產業

發表人 : 張萬同 教授 (實踐大學財金研究所)

10:50~11:20 專題演講 主題:

發表人 : 韓 生 院長 (上海戲劇學院)

11:30~12:00 專題演講 主題:台灣當前文創業之現況與發展策略

發表人 : 李仁芳 副主委 (文化建設委員會)

12:00~13:45 中午 午餐休息

更多內容:
http://fscd.usc.edu.tw/news/news.php?Sn=345

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

帶你了解「報社」編輯

九十九年十二月三十日的社大課,老師邀請了一位聯合報陳姓編輯來講解報業編輯流程,聽她細說從頭,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的態度,短短一個半小時,讓大家收穫滿滿。

任何工作有甘有苦,在媒體工作,編輯長期處理新聞版面,對社會脈動比一般人敏銳之外,對社會關懷的熱情感,言談之中 ,更為強烈。她形容前不久 ,連勝文被槍擊那晚,報社緊急全員動員,編輯接到緊急任務為之沸騰的景象,見她一臉興奮、神采奕奕的「熱血」描述過程,彷彿能感受到當時負責傳遞新聞的急切性,這份熱情,是對新聞工作的使命必達。
  
為因應新聞影音化的大勢所趨,現在的文字記者,一個人身兼數職,不但要寫文字稿,還要拍照、錄影、剪輯、過音,有時還化身主持人講解新聞內容,長期以往,新聞品質可想而知。她也談到政府置入行銷的嚴重性,新聞視版面收費保証上版面,對編輯和記者而言,理應對新聞事件採取中立的態度,編輯和記者對工作的使命感,往往因此被消融,生存空間愈來愈狹隘。最近一位商場大亨說 「有錢才有尊嚴。」記者尊嚴是以經濟能力來衡量的嗎?新聞工作的尊嚴、理想因銅臭而腐化,真難想像新聞的真相在哪裡?這些都是她所憂心的新聞界現況。

現今網路發達,閱報率逐漸下降, 有學員不禁問她,「請給我三個看報紙的理由?」社大老師搶快回答,「給他們錢賺。」惹的大家哈哈大笑。一位同學答,「有優惠券可以剪。」「有些好文章可以看。」最後由編輯所答的誘因之一,所言甚是,一份報紙文章的優劣,的確影響讀者購買的意願。另外,下標題的功力,對編輯的養成也是一門功課,「如果想破頭都想不出標題,快來不及怎麼辦?」這似乎不構成問題,「時間壓力下,一定想的出來,非想出來不可。」「只是想的好不好,符不符合新聞的內容。」她講的一派輕鬆,無怪乎,已貴為全國版的編輯,下標功力必然深厚、自成一家。她提及,有一位地方版編輯,將路人甲誤下標為「流浪漢」,路人甲怒告這位編輯,台北編輯頻跑中部地方法院,耗時耗力,後來雙方和解收場。還有一回, 作業疏失,一位編輯誤將記者名改為馬英九,遭到長官及總統府關切。

互動中,她分析了各大報版面的優劣,「我們民意版沒**報好看。」「我們繽紛版比較吸引大家。」甚至透露薪資的多寡,工作上難免的蜚語流言。最有趣的當屬編輯們的終生大事,夜出晝伏的報業工作者,由於工作休閒時間愈夜愈美麗,擇偶限制較多,往往同行相看兩不厭,編輯和記者佳偶成雙,配成一對。

這堂課,除了了解到報業編輯流程的個個面向,編輯的姓名不像記者出具姓名見報,他們支撐著新聞版面的完成,直至出報,是一群無名英雄。有人關心編輯的職涯發展,陳姓編輯如此表示,「如果之後再轉換工作跑道,這幾年報社編輯的歷練,將是我人生中很珍貴的回憶。」這或許是編輯人生最好的註解吧!

謝謝聯合報陳姿均編輯,還有她的土鳳梨酥。

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

師大生活圈的照片

by 偉瑋

圖一:師大路──商圈的主要幹道旁是五塊原為道路畸零地組成的師大公園。此為商圈生活增添了休憩的空間。


圖二:師大生活圈從和平東路一段往南至辛亥路一段的範圍。


圖三:泰順街38巷,在熱鬧與僻靜之間。走著走著,發覺一旁的民宅好像也正在時間差異的擺渡之中…

圖四:溫州街1816弄。兩側皆為台大日式宿舍,巷底即為殷海光故居。


圖五:殷海光故居的大致全景。左前方為一水泥砌成的小小游泳池,為故居主人親手挖鑿給女兒泡水嘻戲用。

圖六:紫藤廬的入口穿堂,庭院紫藤樹枝間灑下的陽光是進屋前的歡迎。



圖七:紫藤廬的展覽之一「風行水上——馮建洲茶陶展」。


關於堅持的小故事

這是社區報蔡老師講的故事。

有一次,他到一家火鍋店去吃火鍋,大概是地板太滑了,端菜的阿姨一不小心,滑倒跌跤在地,痛得唉唉叫,而且有骨折的跡象。眾人見狀,連忙打119叫救護車,救護車飛也似的來了,阿姨痛的說不出話,卻遲遲不上車。原來,按照規定,救護車只能把她載到離事發地最近的醫院,那是一家地區性的醫院,阿姨的心中另有所屬,救護員無奈地表示,他們不能違反規定。阿姨堅持不從,又氣又急,最後,自己搭計程車,直奔 T大醫院。

這家地區性醫院早已惡名昭張,當地人皆心有恐懼,由火鍋店阿姨跌跤事件得到充份地應證,醫療品質可見一般。

好險,我的親友都不住那一區,只能如此安慰自己了。

2011年1月13日 星期四

社區遊學活動系列報導--探訪富陽公園

 你知道台北市大安區裡,有一個世外桃源,值得你去探訪嗎?秋意正濃的十一月,讓我們隨著大安社大舉辦的「社區遊學系列」,出發囉!

豐富生態尋訪趣

 位於捷運文湖線麟光站附近的「富陽自然生態公園」,園內綠意成蔭,林相豐富。「太不簡單了,台北市裡居然有座真正的森林。」有人這樣形容它的存在。許多人雖在大安區居住或活動,卻不知在台北市大安區內有這樣一處森林公園。事實上,只需你一個下午,近在咫尺的自然景觀,就能帶你遠離水泥叢林和都市的喧囂。

 本次富陽公園探訪活動,由資深生態領隊,有「植物超人」之稱的陳超仁老師帶隊,講解富陽公園豐富多元的植物生態。

植物超人陳超仁老師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富陽公園入口一

富陽公園入口二
富陽公園一隅

 陳老師表示,「富陽公園擁有台北盆地內難得一見的低海拔森林及溪流生態系,很多生物樹種在富陽公園就看得到。」果不其然,尚未進入園內,眼尖的學員便發現一條青竹絲,動也不動地蜷縮在草叢中,尤其是小朋友,一聽聞青竹絲為台灣六大毒蛇之一,個個更是瞪大眼,緊盯著牠瞧。不久,邊坡又看見一隻盤古蟾蜍,悠哉悠哉地跳著。螽斯也不甘示弱,大喇喇地跳上同學的花傘當起模特兒,和大家交好,只差沒唱起歡迎歌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螽斯

什麼是民俗植物

 進入了園內,眼中所及,各式各類植物分佈四處,陳老師隨手指向一棵植物問,「有誰知道這是什麼嗎?」「包粿用的」,一位媽媽大聲說道,陳老師提供正解「月桃」,別小看不起眼的月桃?月桃葉可是逢年過節必備食物紅龜粿的好搭檔,一片小小月桃葉的清香,恰好增添了紅龜粿的美味。「民俗植物」在人類早期生活中,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在沒有塑膠、工業合成物的時代,這些與先民食衣住行育樂生活習習相關的植物,通通統稱為「民俗植物」。公園內除了月桃這一種「民俗植物」,陳老師還介紹了被稱做「最環保塑膠袋」的姑婆芋,以前人用它的葉子來包魚包肉,十分環保;還有用來做棕刷的山棕;有很長、硬的像鐵絲般,早期媽媽用它的葉子來刷鍋子的海金沙;彈棉被時用來製作壓實棉花木材的烏桕,它同時是早期黑色染料的來源,樹齡可達百年之久;葉柄可編織籃子的芒萁;供蠶寶寶食用的小葉桑;還有「江某」,是常見的竹片便當及冰淇淋匙子的材料。現在凡是萬事萬物,皆要求大量快速生產的e時代,人類生活與自然已漸行漸遠,認識了這麼多的民俗植物,除了不禁深深佩服起先人的智慧外,更需要反省,人與大自然生活上的連結,是否也已漸行漸遠了呢?
民俗植物--月桃
蕨類生態完整多元

 陳老師進一步提及,「富陽公園和大安森林公園不同之處,富陽公園所有的植物,非人為擇種,植被種類非常的豐富,生態相當的完整。」光是蕨類,富陽公園內的蕨類種類,就非常的多樣化,一路上隨處可見,有橢圓線蕨、熱帶鱗蓋蕨、橢圓線蕨、長葉腎蕨、密毛小毛蕨、粗毛鱗蓋蕨、崖彊蕨……,陳老師沿途一一為學員們介紹解說。「光是蕨類,在台灣就有六百多種。」此話不假,單是在富陽公園的蕨類,隨處可及,種類數都數不完,而且每一種蕨類的孢子囊群都獨特的形狀,生長的位置也不太一樣,各有各的姿態,獨自或群聚於一方。其中一種可以生長到兩公尺長的大型蕨類「觀音座蓮」,引起了大家熱烈地討論,「蕨類並不會開花,為什麼蕨類有這麼特別的名稱呢?」謎底揭曉,觀音座蓮每一片葉子基部都有兩片托葉,托葉不會脫落,老葉枯萎以後,剩下的托葉就集聚在根莖上,最後看起來就像是佛教中觀音的蓮花座,觀音座蓮這個名稱就是這麼來的。


蕨類

 沿途中,拾階而上,陳老師要大家別客氣,「想問就問。」有小朋友馬上指著一種不知名的植物,大聲地問:「這個可以吃嗎?」大夥笑彎了腰,果真「民以食為天」。富陽公園內,也有很多可供食用的植物,像是台灣芭蕉、過貓、山蘇、川七、樹薯,一般人見到它們通常已是桌上美食。很多同行的媽媽驚奇直呼,「今天這一行,真是開眼界了。煮了幾十年菜,才見識到這些菜長在土裡真正的原樣。」

台灣精神--菅芒

 分佈台灣各地,秋冬隨處可見,俗稱「菅芒」的草本植物--「五節芒」,陳老師特別花了比較多時間解說,五節芒的生命力很強,台灣的氣候特別適合生長,冬天總是白茫茫一片,為大地裝扮著幾許美麗。陳老師感性地提及,有一年,他應邀到歐洲參加植物展,其中有一根台灣的五節芒,竟小心翼翼的被大會裝進水瓶供做展覽觀賞,當地並沒有五節芒,他們把它當寶貝珍惜,想不到台灣滿山遍野的五節芒,易地而處,價值也不一樣。陳老師一席話,點醒了同行的學員們,台灣植物生態的豐富及多樣性,需要大家一起來珍惜保護。

 在陳超仁老師詳盡細心的解說中,社大學員們渡過一段美好的午後時光,帶著滿滿的回憶及知識,踩著夕陽,離開了富陽公園,感謝大安社大及鄭福田基金會舉辦這一次的活動,同時陳超仁老師的專業講解,讓大安社大的學員們獲益良多,期待下一次的再相聚!


 


採訪育成洗車中心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