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

住家與商市交融 龍泉里與師大夜市的社區獨特性

文/張瓊方
 信步在微涼的和平東路上,朝龍泉里活動中心前進,與龐維良里長訪談的地點就在這裡。師大夜市的屬地,文教區與商業區交融的場域,交織在夜色的氛圍之下顯得驚魅不俗。右邊入景的,正好是一面標誌著龍泉里的綠牆,綴著花博的宣傳與幾座可愛的風車,原來是里辦公處向花博申請的美化設施,讓川流不息與賴此地為生的過客、住民,感受國際活動的氣氛與環境美意。


 里辦公處位於一棟透天厝的一樓,前頭是座椅、電視與各類資訊的放置區,後頭是一張桌球桌,再後面便是簡單的櫥櫃與塑膠椅,供前面活動使用。桌球桌又大又舒適,對話交流起來也很方便,各式各樣的問題從桌子的各個角落發聲,匯聚到桌角的龐里長這一方。

 媒體背景出身的龐里長,參選時僅三十二歲,因工作因素了解很多事情,事實上要從最基層的地方工作改變起,進而決意投身自家社區服務的行列。里長的功能基本上分三部分,一、搭起民眾與政府之間的橋梁,做政策傳達與資訊交流。二、鄰里衝突的調和,營造更緊密的社區情感,以及最後但非最不重要的社區資源整合。即使如此,里長卻非屬公務人員職類,權利義務不明確,做大做小在個人,目標終究還是歸諸於里長的理念之上。

 樓上樓下漏水糾紛問題、消防通道設置引起停車民眾反彈、師大夜市商家自治會籌組懸宕等等…的社區困難,龐里長無不主動參與,嘗試解套。更在節慶時間增進社區民眾的情感,舉辦母親節與聖誕節相關活動。種種建樹,雖不至百分之百的成功,卻也是燃著熊熊熱誠,在社區對生活品質與金錢追求的矛盾中,做到最好的妥協與互敬互愛的傳遞。沒有第二條路好走,只有用心與踏實,期望讓市儈的商家同理居民的感受,憤慨的居民能以理性感化商家。在看似繁華而熱鬧的巷弄中,包藏著一般遊客所看不到的真誠與愛心。相同的土地還要乘載一代又一代的子孫,大環境的紛擾是否可以在小地方止住,讓溫情與互惠的理性滋養人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